你不知道的秋月梨高效栽培技巧,果实更丰收!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需求的日益增长,秋月梨作为一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优良梨品种,其栽培面积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要实现秋月梨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还需要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以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安全。现将秋月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 早期清园
清园工作一般在梨树休眠期进行,主要在早春时节。此时,梨树尚未开始大量生长,是清理果园、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的最佳时期。将病虫枝、枯枝、僵果等剪除,减少初侵染源。并将病皮、粗皮和老翘皮刮除,防治梨树腐烂病、干腐病等病害,减少越冬害虫基数。刮治范围超出病斑 0.5~1.0 厘米,刮成立茬,刮口要平整、光滑,以利于愈合。另外,梨树枝干刮皮后,立即用腐必清或菌毒清 50 倍液涂抹树干,然后用黄泥浆涂抹伤口 3~5 厘米厚,再用塑料薄膜包扎紧,防止病菌侵入。同时要将清理下来的枯枝、病枝、僵果、杂草、刮下的粗皮和老翘皮及一切废弃物集中深埋或带出梨园烧毁。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封冻的土壤逐渐解冻。此时进行中耕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深翻深度 10 厘米左右。通过翻动土壤表层,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从而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微生物活动,进而释放更多的养分供梨树吸收利用。同时,中耕还能有效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水分,为梨树新根的生长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了进一步优化土壤环境,促进秋月梨树的营养积累和生长,可以在行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实施行间生草策略。这些草种能够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持土壤湿度稳定。另外,为了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需要常年关注并控制土壤的酸碱度。一般来说,秋月梨树适宜的土壤 pH 值为 5.5~8.5。
2.2 肥料管理
施肥应根据秋月梨的生长周期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1)基肥。基肥施入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 9月底至 11 月初,即采果结束后到梨树落叶前。此时梨树根系进入第 2 次生长高峰期,有利于肥料的快速分解和新根吸收储存养分。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同时,配合施入氮磷钾三元平衡复合肥、微生物菌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
(2)追肥。第 1 次追肥是在萌芽前 10 天左右进行,以高氮水溶肥为主,以促进梨树枝叶生长和开花坐果。第 2 次追肥是在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高钾型水溶肥为主,促进果实膨大并防止裂果的发生。第 3 次追肥是在果实转色期进行,以高钾全水溶肥为主,促进果实着色和增甜。
2.3 水分管理
浇水应根据秋月梨的生长需求、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果树正常生长和果实发育。在萌芽前要灌透萌芽水,以满足梨树萌芽和展叶对水分的需求;在新梢旺长期要灌透促梢水,以促进新梢快速生长和叶片增大;在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要灌透保果水,以保证果实正常发育和膨大。另外,在果实发育后期和着色期要适当控水,以防止裂果和果实着色不良。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避免忽干忽湿对梨树造成不利影响。
3 修剪
3.1 花前复剪
花前复剪作为梨树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适时进行对提升果实品质、优化树体结构及促进整体果园生态平衡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花前复剪一般在梨树开花前进行,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梨树生长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春季萌芽前至花序分离期这段时间内进行复剪效果较好。通过复剪,去除弱小花芽,保留健壮的花芽,使树体负载量更加合理,避免开花过多导致的养分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改善了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开花后授粉受精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图 1)。

图 1 秋月梨花前复剪
3.2 刻芽与抹芽
(1)刻芽。刻芽是在芽的上方刻伤,阻挡营养物质继续向前传输,使其在伤口下方积累,从而促进芽的萌发和新枝的生长。刻芽一般在萌芽前后 1 周左右进行,刻伤深度根据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促发长枝时,刻伤深度要在枝条周长的1/2 以上,深达木质部;促发中短枝时,刻伤深度在枝条周长的 1/2 以下,仅伤及韧皮部即可。在所选定的芽上方或下方 0.3~0.5 厘米处,用工具横向划出一道伤痕,确保将韧皮部切断,宽度小于 1 毫米。
(2)抹芽。抹芽是将枝干上萌发的无用嫩芽进行抹除,减少其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使养分更多地集中供给有用的枝条和果实。
4 花果管理
4.1 疏花疏果
(1)疏花。疏花应在花蕾伸出之后、授粉之前进行,对同一花序上的中心花进行疏除,保留2~3 个边花即可。这样可以确保养分集中供给留下的花朵,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2)疏果。一般在谢花后的 10~15 天内进行疏果。此时果实已经初步形成,可以根据树体生长势和枝条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留果量。一般情况下,去除花序中心和周围的果实,留下边果。如果坐果量较大,可以每间隔 1~2 个花序进行 1次疏果。
4.2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果实的外观品质,使其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减少日灼和机械损伤,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农药残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选择。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外黄中黑亚光内棉纸三层的梨果袋,这种果袋既能保证果实的透气性,又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和鸟类的侵害。另外,在果实套袋前要喷施 20%扑菌灵悬浮剂800 倍液,以有效防控梨黑点病、锈病等真菌性病害。
4.3 适时采收
秋月梨果实成熟时间一般在 9—10 月。果实表面颜色由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并带有少量红褐色,这是果实成熟的重要标志(图 2) 。同时,果肉变得软糯,甜度达到最佳,口感脆嫩多汁,风味浓郁。采收时应避免用力拉扯果实,以免损伤果梗和果实表面。秋月梨采收后,为了确保其新鲜度和口感,应及时进行贮藏与保鲜处理,通过科学的贮藏方法,如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等,可以有效延长秋月梨的保鲜期。

图 2 秋月梨采收
5 常见病虫害防治
5.1 白粉病
白粉病是秋月梨树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减产。侵染初期,叶片表面会出现白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成一片,形成一层白色的粉状霉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会逐渐失去绿色,变得枯黄,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后,表面也会出现白色粉状霉层,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口感,受害果实还可能出现畸形、裂果等现象,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针对秋月梨白粉病,可以通过修剪枝条、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等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注意及时清理果园,在秋冬季节彻底清除果园内的落叶、病枝、病果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另外,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进行喷洒,每隔 7~10 天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注意在晴天无风或微风时喷洒,避免在雨天或高温时段喷洒。
5.2 褐斑病
秋月梨褐斑病发病初期,叶面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斑点,这些斑点的边缘清晰,并且扩展速度很快,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中间会变为灰白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状突起(这些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而病斑的周围则呈现淡褐色或深褐色,最外层可能为紫褐色或黑色。发病严重的叶片上,病斑数量有数十个,后期这些病斑会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导致叶片早期脱落。果实上的发病症状与病叶相似,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随着果实的发育,病斑会稍微凹陷,颜色也变得更深。
针对褐斑病,可以在梨树丰产后,适当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以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每年的 7—8 月是病害高发期,可以使用 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 15~20天喷施 1 次,连喷 2~3 次。另外,在喷洒药剂时,要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叶片和果实表面,特别是叶片背面等难以触及的部位。同时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5.3 蚜虫
蚜虫会聚集在秋月梨的嫩叶上取食,导致叶片正面纵卷呈筒状,轻者包成饺子形,被害叶片背面稍有增生不平,会影响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重者导致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树势和果实的发育。蚜虫也会危害秋月梨的果实,受害处会产生黄斑并稍下陷,黄斑周缘产生褐色晕圈,最后变为褐色斑,严重时会造成果实腐烂,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针对秋月梨蚜虫的防治,在早期发生量不大的时候,可以人工摘除被害卷叶,集中处理,以减少蚜虫的数量。另外,蚜虫的天敌很多,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草蛉等,在梨园内注意保护这些天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蚜虫数量。此外,在蚜虫密度较高时,可以使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 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10 天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注意轮换、交替使用药剂,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
5.4 梨木虱
发生梨木虱虫害时,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梨木虱在叶片上分泌大量黏液,常使叶片粘在一起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烟病,污染叶片和果面(图 3)。当梨木虱大量发生时,梨木虱大部分钻到卷叶内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图 3 梨木虱危害状
为了减少梨木虱越冬虫口基数,可以在 9 月下旬在树干上缠草把,诱杀越冬成虫。严冬来临前全园灌水,也可减少越冬虫口数。另外,在秋月梨开始萌芽前 15 天左右,喷洒 1.8%阿维菌素乳油 4000 倍液,可以消灭梨树中越冬的梨木虱成虫。
6 结语
高效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是确保秋月梨优质高产的关键。种植者应从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方面入手,科学栽培。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秋月梨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可以实现秋月梨的高产高效栽培,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梨果。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睢宁推广示范基地(JATS[202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