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北方,我们在大街小巷里常能见到一串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圆润通红的山楂裹上一层糖衣,酸酸甜甜的回忆布满了整个冬季。
山楂本身的营养价值还是很不错的,但由于它很酸,常会搭配糖,被制成各种产品。
山楂与山楂产品,分别具有怎样的营养价值呢?
山楂,生长于北方,在十月中下旬成熟,采收后十分耐放,可以储存越冬。
在物质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的年代,滋味十分浓郁的山楂,是让人着迷的零嘴儿。
味道浓郁的天然食物,营养物质的浓度也往往比较高,从基础成分来看,除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之外,维生素C、钾、钙的含量也不错。
通过成分研究发现,山楂当中还富含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化合物、前花青素、酚酸等有效成分,抗氧化能力很强。
同时,山楂有机酸含量十分丰富,果胶含量也是日常水果的冠军。
这些优势被充分开发利用,制成了各式各样的山楂产品。
成熟后的山楂依然酸味十足,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等物质。很早就被安排入药,是非常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
国内外药理及临床研究也表明: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并含有脂肪酶能加强胃脂肪酯、蛋白酶的活性。
现在在药店里还能买到山楂丸,主要用于改善消化不良、积食。
另外,山楂当中的有机酸、VC也可以促进铁吸收,吃动物内脏和肉类食物来补铁的同时,吃点山楂丸也有助于提升铁的吸收效率,改善贫血。
山楂富含丰富的果胶。果胶也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具有增强胃肠蠕动的功能。
果胶具有凝胶特性,所以可以轻松制作出山楂糕、果丹皮、山楂片等产品。
图片来自@日食记
膳食纤维、果胶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可以促使粪便膨胀、增加粪便重量,而利于排便。
更重要的是,膳食纤维被肠内微生物利用后,会生成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促进有益菌生长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可以减少肠道有害物质产生,从而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
只不过,由于山楂口感过于酸,在制作成这些食物时一定会添加大量的白砂糖,过量食用会增加龋齿、肥胖、慢性病患病风险。
成也酸,败也酸,酸性物质含量过高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来说就有些不友好。
同时,山楂中富含鞣酸,大量鞣酸进入胃内,与胃液和食物蛋白发生反应,产生凝固团块。
如果是年老体弱或胃动力不足,就会导致团块逐渐增大、逐渐形成“石头”,造成呕吐,腹痛,甚至会堵塞幽门。
针对这样的情况,适量、烹饪后食用更安全一些。
山楂制品吃起来并不酸,最主要是因为加入了大量的糖。
根据国标《GB/T 31318-2014 蜜饯山楂制品》和《SBT10059-1992果酱》要求,山楂糕和山楂脯糖含量要低于70%,果丹皮和夹心型山楂片糖含量要低于75%,而干片型的山楂片糖含量要低于85%。
总的来说,山楂制品都是高糖食品。
选购的时候要注意看看配料表,山楂排在第一位的话,相对好一些。
总的说来,相比较其他水果制品,山楂以高果胶、有机酸、抗氧化物而更具健康价值,如果可以适当选择低糖款,还是能获得一些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