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秋燥的食材
入秋以来,妈妈们有没有感觉身上干干的,嘴唇裂开了口,喉咙发不出声,皮屑也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秋燥”。入秋以后,由于空气干燥,中医把由这种气候特点引起的不适称为“燥”。燥病的特征就是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舌干少津,大便干结,严重的还会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这些不适并不是身体上出现病理现象,只是因为气候原因引起的不适。同样宝宝在干燥季节也很容易受到“燥”的侵犯,秋季宝宝喂养的重点还要加上一条——“润燥”。食物上选择一些有润燥作用的,烹调方法注意清淡,辛辣油炸的食物易引起上火,尽量不吃,并在干燥的症状上“对症用食”。
1.梨
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对人体健康也有重要作用。梨果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梨果的医用价值也不低,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些梨大有益处;梨还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煮熟的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梨具有润燥消风、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搔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
营养师推荐:
银耳雪梨老鸭汤
食材:银耳20克,雪梨1只,老鸭1只。
制作:
①老鸭洗净去内脏和鸭皮,斩小块,飞水洗去血沫。
②银耳先涨发,雪梨洗净连皮斩块。
③所有原料一起小火炖3个小时。
2.菊花
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还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有时宝宝因燥热引起夜晚哭闹,难以入睡,也可试试用菊花入菜。
营养师推荐:
菊花鱼羹
食材:杭白菊2朵,青鱼中段1块,玉米粒、胡萝卜适量。
制作:
①菊花表面洗净,撕下菊丝,在温水中浸泡。
②青鱼中段刮取鱼蓉,加黄酒、生粉、鸡蛋清不停搅打至有弹性。
③锅中倒约400毫升清水,加入浸泡好的菊花丝,浸泡的水一起倒入锅中,烧开后慢慢搅入鱼蓉,水再次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最后加少量盐、麻油调味。
3.百合
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
百合杏鲍片
食材:百合1只,杏鲍菇2个。
制作:
①百合洗去淤泥,剥成片,杏鲍菇去根,切片。
②将百合片和杏鲍菇片在水里焯熟,捞出沥干水。
③撒少量盐、淋上麻油或茶油拌匀食用。
4.莲藕
莲藕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秋季干燥,身体出现燥热症状,味甘多汁的莲藕显得特别可口。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如果宝宝因秋燥变得食欲不佳,妈妈可以煮些莲藕汤,莲藕粥给宝宝。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莲藕盒子
食材:莲藕1节,瘦肉糜200克、面粉100克。
制作:
①瘦肉糜加淀粉、黄酒、少量盐搅拌上浆。
②莲藕洗净,去根,切1厘米厚的片,中间剖开,塞入肉糜。
③面粉加水调糊,莲藕裹上面糊后再有理炸成金黄即可。
④用吸油纸吸去表面油脂后蘸醋食用。
营养功效:莲藕有清热利咽作用,适合秋季干燥,喉咙不适。如内火重的宝宝可将莲藕盒子隔水蒸熟食用。